为进一步深化共青团组织思想引领,落实全员育人,培养升华学生的尊师爱教情感,在全校营造尊师爱校的良好氛围,9月以来,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全校团学组织以迎接第35个教师节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做好庆祝第35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唱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主旋律,精心设计内容,大力宣传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感念师恩、爱校荣校中砥砺品格、提升素质,在校园大力营造“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育人环境,让思政工作“活”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培养感恩意识,升华尊师情感。音乐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等学院通过微信、微博等线上形式和手绘海报、室内板报等线下形式,向自己的老师送去祝福与问候,在校园营造了庆祝教师节的浓郁氛围;在感念师恩“四个一”活动中,经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等学院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为老师送上一杯暖心的温水,献上一句真心的问候,集体为老师唱一首祝福歌曲,促成一次真诚的交流,教学相长,情谊连连。在“情暖金秋”拜访离退休教师活动中,“青马工程”第16期培训班学员走进戴益民、彭曦、刘宗修、甘喜华、赵克平等离退休老教师家中,聆听老教师讲校史院史,为他们送上美好的节日祝福。青马班学员进一步加深了对学校创业史、发展史的了解,对人民教师这一光辉职业的感情。在“我和老师的故事”征集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新媒体平台踊跃线上投稿,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感激和祝福。新颖的表白方式,崭新的宣传创意,让很多老师惊喜连连,也进一步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倡导尊师乐学,营造优良学风。校团委将倡导营造优良学风作为“尊师爱校月”主题活动的中心任务,指导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良学风倡导志愿活动。社团联合会开展了“我要学习”主题宣传活动,在新生到校之际设计制作100多块颇具创意的“树贴”放置到校园里的树干上、草坪里,以此来加强新生的学习意识,营造“爱学乐学”的校园氛围。校学生会志愿者开展了优良学风宣传提醒活动,督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迟到不早退、不带早餐进教室、上课不玩手机。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同各二级学院学生分会筹备推进“我与大一新生面对面”学习榜样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大一新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学风。

志愿义务劳动,建设文明校园。在新生入校之际,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和各志愿服务组织为单位,开展了以美化校园环境为主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和义务劳动,包括清洁校园主要道路上的落叶和垃圾、清理教学楼内外墙壁及门上的小广告、维护二级学院各班级卫生区的干净整洁、打扫图书馆的各楼层并将书籍归位等活动,以清洁文明的校园环境庆祝教师节的到来。各学院青年志愿者也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和义务劳动中来,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此次主题活动围绕“育人为本”的宗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培养感恩意识,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广大青年学子在系列活动中提升了个人能力,增进了师生感情。86岁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彭曦教授和学生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叮嘱同学们好好学习中华文化,在青年时期树立远大志向。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离退休教师刘宗修教授详细记下了来看望他的每一个同学的名字,鼓励青年学子向苏权科等优秀学长学习,为母校争光。经济管理学院李佳蓉老师表示:感谢孩子们的祝福,其实能够给予你们点滴的帮助,是我们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学生处于媛老师说:很惊喜收到学生的节日祝福,这也让我更加坚定地做一名有情怀、有温度的育人者,陪着你们一起筑梦成长。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杨海琪表示:此次活动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深切感受到了每一位老师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不管他们是否成为我的任课老师,他们都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年华。2019级新生刘余阳说:“一入校就感受到了学校浓郁优良的学风氛围,我将在美丽的文理校园认真规划自己学业,不辜负青春时光。”

下一步,团委将在既有经验基础上总结活动,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拓展育人平台,建设服务学风和文明校园,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作出新的贡献。(校团委 文/赵昕 图/白川川、鲁璐、吕斌 审核/党建波)